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四堵古道親子遊

清代、日治地景巡禮,輕鬆完成P型路線

文字 照片:李鎮仰
設計 編輯:郭佩雯

要找一個山行路線,可以看到清代、日本時代的地景,位於新北坪林的四堵古道是不錯的選擇。

 

再加上這裡鄰近溪水,過溪踩水,清涼又消暑。網路上,不難找到四堵古道的登山紀錄。

 

這次我們選擇從關聖宮起登,先接上四堵古道,走到石牌縣界公園折返,回程的時候走四堵溪畔古道,剛好繞一個P型回關聖宮。

剛開始走在四堵古道上,一邊走都還聽得到北宜公路的汽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。再往裡面走一點,流水聲及路邊的植物,開始攫取我們的注意力。這一天前半段的過溪路段,都算簡單,不容易弄濕鞋子。


再次穿過北宜公路,我們進入四堵苗圃路段,路邊整齊的柳杉,我猜應該是日本時代種的,那裡本來是什麼樹種呢?

繼續走到石牌縣界公園,我帶女兒看劉明燈題字的坪林虎字碑(複刻品)。今年初,我們家在車城停留,我用FB messenger的故事機器人,為小孩講解1867年羅妹號事件,其中有一題,她要輸入的答案是:劉明燈。坪林虎字碑的落款年份是1868年,就是羅妹號事件的隔一年。 

石牌縣界公園的「金面大觀」大石頭,是日本時代北宜公路完工紀念留下來的,可惜本來刻的「湖底嶺開路碑」、『平塹雲開』已經被磨掉,改刻「亢懷今古」並且轉成背面。當你駐足看「金面大觀」,也要到背面看看歷史的痕跡喔!

再訪四堵溪


因為這裡的景色如此吸引我,讓我想一來再來,更想將美好經驗與家人、好友分享。這次我們沒有時間壓力,停留在四堵溪畔玩耍許久。


在溪畔,大家都換上溯溪鞋,在水中移動會更大膽。

 

看到嘩啦啦的流水,小孩們直接坐進水中,感受天然SPA。

 

兒子發現這裡的水下有空氣,形容它像是孫悟空的水濂洞空間,十分有趣。
溪床各式各樣的石頭,就是她們手中變化多端的疊疊樂。


戴上蛙鏡、呼吸管,我潛下去就可以看到許多馬口魚在水中悠遊。即使是夏天,剛下水還是會感到有點冰涼。

 

上來休息一下,就不會感到寒冷。
衣服、褲子都濕了,不要緊!


我們繼續走一個多小時,就抵達石牌縣界公園的涼亭。大家到這裡休息時,全都已經乾了!

這一天,我們父子都穿 kawas Habaan 環保排汗短袖上衣,它是用海洋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紗線製作而成。

 

夏日的淺山行程,逼出我們的汗水,卻不會讓身上的衣服溼答答。

 

衣服快乾的特性,在我上車回程時,依然感到清爽。

 

以前爬完山,我都要準備一件衣服在上車前更換,但現在不用了!散步回停車場,我們的衣服、褲子都已經乾了。
 

 

|山旅穿著|


兒子: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(黑熊)、Raan 輕薄防蚊小路長褲

女兒: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(歐亞水獺)、Raan 輕薄防蚊小路長褲、 Laoz 輕量防水登山帽

爸爸: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(自然)、 Hahola 夏夜涼感耐磨緊身褲、Baaw 輕薄彈性登山短褲

媽媽:Lala 登山長效吸濕排汗短袖、Raan 輕薄寬鬆小路長褲